蟑螂為什麼叫「小強」 |
 |
|
「小強」這名詞幾乎變成蟑螂的代名詞。這個名詞開始流行是自於周星馳電影「唐伯虎點秋香」,其中唐伯虎稱呼自己踩死的蟑螂為「小強」,因此該名詞開始風行。 也有一說,蟑螂可是從恐龍以前就存在於地球的動物,大隕石都沒能讓牠消失,打成兩段還會動、水淹不死等展現出來的強韌生命力,完全符合「小強」稱號。
|
原來會飛的蟑螂是... |
 |
|
原來,會飛的蟑螂是----懷孕的!!! 他們說是為了保護肚子裡的xx蛋才會飛 所以.....為了讓家裡的蟑螂別再那麼多子多孫,看到會飛的就快讓牠升天 吧 ! 因為它肚子裡有好多好多......... 蟑螂已經快成為我們的大敵了,數目多到難以想像。 現在看到蟑螂飛翔的話,奪命以後再用酒精燒...這樣,牠的卵才會死掉! 如果 你 只 是 把牠打死後丟掉或沖入馬桶,那韌性異強的蟑螂子還是通通會從屍體出來 ...而且大家不要用殺蟲劑對付蟑螂...! 不然牠的下一代就可能有抗體,而不怕你用的殺蟲劑了....大家一起努力,我們的家居才能更乾淨。
|
蟑螂的種類有多少種? |
 |
|
全世界的蟑螂大約有四千種,而台灣的蟑螂也有六十種之多 目前於居家環境中常見到的種類,有下列三種:
1 德國蟑螂 Blattella germanica 大約1.2~1.6公分 體型小, 母的雌蟲一生可產卵鞘4至9個。鞘內之卵並排呈二列。每一卵鞘所能孵化出約38~50個德國蟑螂繁殖力強, 飲食店(像是早餐店, 牛排館,火鍋店....等)最多, 居家環境也常發生.一般我們叫他小蟑螂。
2 美洲蟑螂 Periplaneta americana 美洲蟑螂為本省一般住家內,最多且最活躍之種類。體紅棕色,大型,體長約3~4.5公分。母的雌蟲一生可產卵鞘15至60個。鞘內之卵並排呈二列。每一卵鞘所能孵化出約14~24個美洲蟑螂, 性喜溫暖潮濕,常棲息於廚房、餐廳、潮濕的牆腳或縫隙。常見到會飛的母蟑螂,很令人噁心的, 使女人驚聲尖叫的, 就是這種啦!! 通常我們叫他大蟑螂。
3 澳洲蟑螂 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體色紅棕,形態與美洲蟑螂類似,惟體型較小,體長2.5~3.5公分。居家常見的蟑螂, 母的雌蟲一生可產卵鞘12至35個。鞘內之卵並排呈二列。每一卵鞘所能孵化出約18~32個蟑螂, 常棲息在潮濕的牆腳或縫隙。
|
蟑螂吃素? 還是吃葷 ? |
 |
|
蟑螂屬雜食性昆蟲,葷素不拘。 要說它的生命力為何那麼強?其實很簡單,就是什麼都吃,連蟑螂彼此的排便(蟑螂消化率只有50-60%)、蟑螂屍體它們也都會吃,所以在環境惡劣沒有食物時,排便跟較早死亡的同伴就變成可以維持它們生命的食物了。 另外一點,蟑螂的生命週期也是狠重要的一點,以德國蟑螂為例,從孵化後約30天便有繁殖能力了,而且每個卵鞘內含約40個卵,一生中可以產4-8個卵鞘,算一算,您就可以知道它多會生了。德國蟑螂體型小,需要食物少,且體型小可以躲在很小縫隙,所以一般人沒辦法完全消滅它。
你所不知道的蟑螂? |
 |
|
蟑螂在地球上生存已經超過三億五千萬年。 ●在食物及水分充足之下,蟑螂壽命依種類不同,最短90天,最長365天。 ●蟑螂又稱「偷油婆」,喜愛各種油類,例如沙拉油、麻油、大豆油、花生油等。 ●蟑螂喜愛喝酒。 ●蟑螂嗜食澱粉及糖類。 ●耐飢性極強,兩個多月不喝水仍能存活。 ●沒食物可吃時比吃飽活更久。 ●蟑螂在食物不足下,會互相殘殺,且會分食同伴屍體。 ●蟑螂不會飛,只能滑翔。 ●蟑螂每分鐘可爬行21公尺,一小時能跑三英里。 ●有些蟑螂受到驚嚇,能跳躍數公尺之遠。 ●蟑螂性行為多發生在晚間八點至凌晨三點之間。 ●蟑螂生長發育、產卵、孵化之最適溫度為27-30℃之間。 ●公蟑螂一生交配多次,母蟑螂一生交配一次,即可終生產卵。 ●蟑螂可將身體擠進1.6mm的縫隙中 ●擁有與哺乳類動物相比毫不遜色的免疫記憶與免疫反應。 ●在足以致人於死的五十倍放射線下仍可泰然自若。 ●蟑螂在沒有頭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存活一周, 且是因為沒有頭喝水被渴死的。 ●輾碎的蟑螂可以用來敷在遭咬傷的傷口處,有止痛的作用。 ●蟑螂會爬牆,牠們腿上有專門爬牆用的小爪子。 ●蟑螂的心臟即使暫時停止跳動也不會怎樣。 ●蟑螂會咬嬰兒的眼睫毛。
資料截錄: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編輯部
|
蟑螂只會向前不會向後 |
 |
|
蟑螂吃了一點絕餌劑中毒之後,會不會死在家裡呢?答案是不會的,因為蟑螂是夜行性動物,白天不會出來,蟑螂晚上吃了毒餌之後,會慢慢的爬回巢,白天毒性發作也沒有體力再出來覓食,不會造成居家環境污染。 只有少部分的蟑螂會在吃了餌劑後沒有體力爬回巢。 所以,一點絕是非常乾淨環保有效的連鎖除蟑餌劑。 |
|
本文引用自此網頁:http://basf.shop.conn.tw/?member=af000017132